今天早上看了一篇報道,非常震驚。
報道的題目是︰城大評議會阻撓《六四特刊》於維園派發 稱等於支持「平反六四」
評議會所指是學生評議會,而阻撓派發《六四特刊》的論點,根據報道,羅列如下︰
1. 六四事件和城大學生無關係,尤其質疑編委在六四燭光晚會上公開派發特刊,是拿城大學生會會費,津貼學生以外的活動;
2. 編委出版的刊物無權到校外派發。評議員稱參與六四燭光集會是由城大學生會幹事會負責,編委會不可以參與當中活動;
3. 把《六四特刊》在燭光晚會上派發有可能煽動在場參與人士,引起混亂;
4. 建議在旺角街頭派發特刊,這樣比在六四燭光集會派更有意義;
5. 出版《六四特刊》會影響城大聲譽;
6. 六四燭光晚會是一個有政治立場的聚會,在六四燭光集會派發特刊等於支持平反六四。
數小時後,平靜下來。如果我們可以拉開一點距離,就會發現我們存活在一個極度濃縮的大時代。我們親眼見證了一起歷史上的暴力鎮壓事件之發生,並且共同起而抗之,又隨後迅速見證了它如何一步一步被銷聲於歷史。而吊詭是,兩股力量之中,均可見同一批人的聲勢。二十年回顧,看過去像骨牌效應一樣,一批接著一批,政客、高官、政黨、議員、媒體,都相繼攤軟下去,要麼低頭當什麼事都不曾發生過,要麼語重心長謂要向前看。如今終於輪到本常站在社會良知最前鋒的大學生。大概也就是最後一道防線了。
先來理解一下這些大學生的想法。
僅就報道中歸納的六點而論,第一和第二點,是懂得借技術修辭以藏意,頗有當官的潛質;第三點是想製造恐慌,惜邏輯欠奉;第四點同樣邏輯混亂;至於五、六,就是明擺著的緊貼阿爺路線,毫不掩飾以「六‧四」為惡。
但不管給出的理由為何,這六個論點都一致指向同一個結論︰不要去碰「六‧四」這個議題。
於是我們要接著去問,在如此敏銳的政治敏感度背後,是反智式的不聞不問,還是計算式的取利捨義?甚或兩者兼之的混合體?
而無論答案屬於何者,我想我們都不可能把浮現在幾個大學生身上的表徵自更大的社會分割開來。至少,若過去十來年那前面的骨牌並沒一批批倒下去的話,我想還不至於。
當西瓜靠大邊的「生存之道」成為雄霸社會的單一頻道,我們該往哪裏去為年輕人乞求良知?
至此,有一種聲音應該應聲登場︰呢啲係政治現實﹗同阿爺搞對抗,未死過?﹗而家食粥食飯,都係睇上面頭﹗
的確,大石壓死蟹,香港人的處境就是悲,鄧小樺早前才借《葉問》裏的小人物李釗哀香港仔之可悲。不過,我要為她的這句「李釗就是那些平日貪小便宜、總想居中取利,以為靈巧就可以勝過時勢,但為了要守護之物而愈陷自己於險地, 不知不覺站到最前緣,最後賠上一切的香港人,機關算盡,只算漏了自己還有血性」,畫上一個模糊的期限。
回過頭去看香港文化風景上誕生的小人物,從梁醒波到新馬仔,到早期的許氏兄弟,或多或少都有點李釗的影子,而周星馳(本土階段)大概算得是壓軸─那麼李釗就是回魂。接下來是「明明我已奮力無間天天上路我不死也為活得好」;而我以為,若無間道的確曾經是一種人物性格的話,那麼如今是歷了海公公的腐屍水,早已虛化為只供沉溺的無限悲情。
上世紀的神話總告訴我們,五、六十年代的難民、移民如何「捱得」,我想,「神話」底下墊著的,不僅是體力或沒有驕氣,更重要的,是活潑的生命力。如今是蒼白得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庶民潑辣、刁鑽都隨著舊城之瓦解而一一喪失─除了咬住狹隘的消費者權益不放。在癱軟無(想像)力的今時今日,有什麼比得上懇請「你用一塊紅布,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在PG家長指引下走一條安全平坦的道路更具誘惑力?今天在「牛下開飯」,陳雲博士慨嘆今人想像、表達力之退化貧乏,謂「好人只有一種,壞人也只有一種」。
站在歷史時間的維度,的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是放不下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會過去的,連歷史本身都終究要過去的─尤其當我們變本加厲地在把地球資源耗盡。可是,活著的我們,所擁唯只當下。然而,以宇宙生命之無窮去比照我們之如塵埃,那是要我們更懂得當下之可貴而活出包容,決非活得苟且,更遑論捂心顛倒。
Sunday, March 22, 2009
Wednesday, March 18, 2009
獸性既發,擊斃即可 (潔淨城市升級版)
這一向,盡量都在保持自己身心平穩,因非如此,很難在城市平安過活;而又以為,把身心豪俾佢,不外為堆填墊屍。於是,盡可能減低訊息吸入,盡可能減少上網,把眼睛耳朵的伸張調較到身心可以承受的程度。
但昨天發生的所謂警員槍殺「野漢」事件,讀報之後,一直未能釋懷。
覺得非常難過。非在於開槍的所謂合理性與否。整個槍殺事件中,若潛入細節去質疑為何單拖警員不先行離開現場、率先報警的女子到底如何被距離三百尺之外的南亞裔男子偷窺沐浴、開槍點解要射頭等等等等,除了引發立場對立的辯論之外,實在看不到有什麼意義。(我也實在沒了那種欲與人辯的意思)
其實是,我想起了張婉雯一直在關注的射殺野豬事件。這次,終於輪到了人;而我們替他加上一個字「野」字,就似乎縮短了兩者的距離,於是也就增加了射殺的合理性。
問題的核心應該說並不在開槍的警員、也不在稍有事即訴諸警力的報案人,他她們充其量只是大浪潮的agent。在歷史的過程中,大浪潮─或曰日後之常規─之啟端總先有零星的,所謂,個別事件。
此大浪潮為何?乃由超濃縮清潔劑、殺蟲水調配而成,掃除一切城市「污垢」。又什麼是「污垢」?涵蓋一切不容於基督保皇黨與中產美麗神話大結盟之下的所有言行,細節列舉有︰任何異性戀婚姻以外的性慾表達、吸煙(除咗吸塵之外吸乜都唔得)、講粗口不講衛生、自甘墮落(拒絕終生學習自我增值)─亦因此行乞與露宿是會被驅趕的、精神狀態有異(於標準定立者)等等等等。不容的意思,就是literally的不容,要處理掉,必要時,動用警力法規。
而Keep Hong Kong Clean的方法,較人道的︰把subject投進到收容所或瘋人院,由社工/醫生進行再教育。當然更便捷 (也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把「它」徹底處理掉,正如我們這種城市人,只有把擅闖民居的曱甴徹底幹掉,才得安枕無憂。否則,誰知道「牠」會做出什麼事來?﹗萬一出了什麼意外,責任(法律上與賠償上的)你來負嗎?﹗一句扔過來,如天廷聖旨,還誰有個屁放。
又想起上星期,到西鐵沿線的荃灣西,車站大堂晦暗得來又一塵不染,活似一個頗堪回味的僵夢。出得站來,行人道只見於連接一個又一個住宅商場的天橋;灰不透風的煙霞罩下來,好一個衛星城市,高智能的蠻荒。進入一個商場,時候尚早,店舖陸陸續續在準備開門,清潔工人最忙,管理公司的護衛也忙。一個管理階層的頭頭環了商場巡視,剛好我跟在後頭。發現一家店門口放了一袋垃圾─也就是平常家居大小的那麼一包─管理人員馬上拍著在旁清潔的阿嬸問道︰係咪陣間就攞去掉?咁而家都擺番入啲先……隨即俯身把那袋垃圾向店門轉了一個九十度的彎。
我不知道那麼一小包垃圾其實會礙了誰的道,但可以猜想若不即時處理掉,那在直線條上忽來突出的一團不明物體,是有可能礙了某個尊貴顧客/樓上住客的眼角,然後延伸到護衛員的飯碗,諸如此類,一路擴展開去,唯連消帶打共譜我城潔淨之歌。
我頓時心裏也想唱,為the streets have no name唱一首輓歌,卻不倫不類從心裏冒起的是︰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如果我在戰鬥中犧牲,把我埋葬在山崗……
不過,麵包果然有了,牛奶果然有了,山崗卻永遠失掉了。露宿於山,是自絕於城市、自絕於人,冠一個「野」字,人也果真成了獸。獸性既發,擊斃即可。
啊。拜託。我們是在談論奪去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性命。生而人,死同獸。
我能夠,願那頭顱被槍彈轟破的亡魂安息嗎?我甚至說不出這句。那一個不知道姓名的南亞裔男子。
相關文章︰
張婉雯︰當理性失效,我們都是啞巴
舊文︰
我們的城市很潔淨(圖像版)
但昨天發生的所謂警員槍殺「野漢」事件,讀報之後,一直未能釋懷。
覺得非常難過。非在於開槍的所謂合理性與否。整個槍殺事件中,若潛入細節去質疑為何單拖警員不先行離開現場、率先報警的女子到底如何被距離三百尺之外的南亞裔男子偷窺沐浴、開槍點解要射頭等等等等,除了引發立場對立的辯論之外,實在看不到有什麼意義。(我也實在沒了那種欲與人辯的意思)
其實是,我想起了張婉雯一直在關注的射殺野豬事件。這次,終於輪到了人;而我們替他加上一個字「野」字,就似乎縮短了兩者的距離,於是也就增加了射殺的合理性。
問題的核心應該說並不在開槍的警員、也不在稍有事即訴諸警力的報案人,他她們充其量只是大浪潮的agent。在歷史的過程中,大浪潮─或曰日後之常規─之啟端總先有零星的,所謂,個別事件。
此大浪潮為何?乃由超濃縮清潔劑、殺蟲水調配而成,掃除一切城市「污垢」。又什麼是「污垢」?涵蓋一切不容於基督保皇黨與中產美麗神話大結盟之下的所有言行,細節列舉有︰任何異性戀婚姻以外的性慾表達、吸煙(除咗吸塵之外吸乜都唔得)、講粗口不講衛生、自甘墮落(拒絕終生學習自我增值)─亦因此行乞與露宿是會被驅趕的、精神狀態有異(於標準定立者)等等等等。不容的意思,就是literally的不容,要處理掉,必要時,動用警力法規。
而Keep Hong Kong Clean的方法,較人道的︰把subject投進到收容所或瘋人院,由社工/醫生進行再教育。當然更便捷 (也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把「它」徹底處理掉,正如我們這種城市人,只有把擅闖民居的曱甴徹底幹掉,才得安枕無憂。否則,誰知道「牠」會做出什麼事來?﹗萬一出了什麼意外,責任(法律上與賠償上的)你來負嗎?﹗一句扔過來,如天廷聖旨,還誰有個屁放。
又想起上星期,到西鐵沿線的荃灣西,車站大堂晦暗得來又一塵不染,活似一個頗堪回味的僵夢。出得站來,行人道只見於連接一個又一個住宅商場的天橋;灰不透風的煙霞罩下來,好一個衛星城市,高智能的蠻荒。進入一個商場,時候尚早,店舖陸陸續續在準備開門,清潔工人最忙,管理公司的護衛也忙。一個管理階層的頭頭環了商場巡視,剛好我跟在後頭。發現一家店門口放了一袋垃圾─也就是平常家居大小的那麼一包─管理人員馬上拍著在旁清潔的阿嬸問道︰係咪陣間就攞去掉?咁而家都擺番入啲先……隨即俯身把那袋垃圾向店門轉了一個九十度的彎。
我不知道那麼一小包垃圾其實會礙了誰的道,但可以猜想若不即時處理掉,那在直線條上忽來突出的一團不明物體,是有可能礙了某個尊貴顧客/樓上住客的眼角,然後延伸到護衛員的飯碗,諸如此類,一路擴展開去,唯連消帶打共譜我城潔淨之歌。
我頓時心裏也想唱,為the streets have no name唱一首輓歌,卻不倫不類從心裏冒起的是︰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如果我在戰鬥中犧牲,把我埋葬在山崗……
不過,麵包果然有了,牛奶果然有了,山崗卻永遠失掉了。露宿於山,是自絕於城市、自絕於人,冠一個「野」字,人也果真成了獸。獸性既發,擊斃即可。
啊。拜託。我們是在談論奪去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性命。生而人,死同獸。
我能夠,願那頭顱被槍彈轟破的亡魂安息嗎?我甚至說不出這句。那一個不知道姓名的南亞裔男子。
相關文章︰
張婉雯︰當理性失效,我們都是啞巴
舊文︰
我們的城市很潔淨(圖像版)
Sunday, March 8, 2009
掘井
今天家裏停水。於是想到了井。
我住的地方,樓下有公園,公園裏有一口井。井是假的。井口煞有介事封了蓋子上了鎖,營造一種彷彿的危險─於那從別處挪移來把海填平的沙石之上。
我把水龍頭擰開來,只有管道隆隆在乾吼。不需要微型攝錄機的追蹤,誰都知道繁複管道曲折的終點,也和井沒有一點關係。十五樓怎麼會有牛牛。
但其實城市裏還是有井的。在那些尚未遭清拆的自搭房屋群交錯的窄道上,又或是城中某個施了掩眼法的所在。但這些苟存的井也大多上了鎖,然後慢慢在邊上長出青苔,人們又陸續在上面堆放各種不可名狀的雜物,假以時日,你再也認它不出,活像一座沉睡了的哈爾移動城堡。
可是若信萬物有靈,則地下一脈活水可比人體之氣行經絡。人闢井取水,就像刺激穴位以引導氣血運行,若開闢過度,則泉源分散,沒好水也沒有好氣。又或反其道而行,硬把活水之泉眼堆填封埋了,那就更是把自己往絕路上推。待得生命枯竭有時,又推諉天地不仁,卻從不言及人禍自招。
以競爭為關鍵詞的當代新自由主義經濟體,是一道外用「生死符」,巨網撒下,眾生無有倖免。生命靈氣自根上枯萎起,表現於枝葉末梢則是有人失心風跳樓,有人鬧市冷刀砍人;又或,小偷盜包坐花廳,大鱷竊全球富貴享太平。
回顧我城彈丸之地,一場「活化」舊建築的經濟競投遊戲,官府主事者把古建築拱手於不必公帑扶持之來路(販賣藝術)財團,也實在合乎新自由主義經濟體的運作邏輯,甚至斥之為掛羊頭賣狗肉都未免有點捉錯用神;自絕本土文化微弱根苗,在官府看來自當是練就葵花寶典的入門必須。
港台有一個節目叫《山水傳奇》,每周介紹香港一處好山好水、美麗生態,只可惜城中愛惜山水之好男好女總是少,以至短短二十多分鐘的節目,末了總隱憂處處,說道哪處地產項目又正威脅了鏡頭前的美麗生命體。何以棄滋養萬物的生態環境於不顧,而寧選擇苦泅於金融海嘯?噢,「生死符」詛咒下,大家都萬不得已、不能自己。
不過,天下除了合久必分,尚有物極必反之大常規。大破滅之惡花一朝開到荼蘼,又暗藏下一波生發之機。大浪欲起之先端總有細碎零星的泡沫,落到文化上,則體現於敏感的心靈。波浪未成之時,伏掌於流沙,也總有暗潮來相濡;探流溯源,好好守護此初生之力量泉源繼而滋養,更為當務之思。
村上春樹上世紀的舊作,三部《發條鳥年代記》就以井與水為軸,頗具野心地開出一個自我救贖(於歷史)的故事;故事主角爬到枯竭的井底,在黑暗中直面自身恐懼,才得以重新與超越個體的巨大生命力量接軌,然後活水重來灌井,生命中的破敗得以修復。村上的作品是否算得文學鉅著並不重要,他好些小說的母題,其實都在以不同的隱喻向世界重複拋擲「活化」生命之水的信息。
誰又敢斷定世界確然如我們肉眼所見的那般蒼白乏力,且並非為我們心靈枯竭之投射結果?若得以穿透「生死符」的魔咒,誰又能排除日常競爭營役毋寧屬一場假正經之可能。說不準牛頭角順嫂旺角福伯還有阿邊個邊個正是夜裏摸黑爬起來匿到某處隱蔽的深井裏,躲進去發呆也好,掘井引水也好,念力並發支撐起了另一個意義世界。
就好比另一個海島上的張大春於這個世紀之始寫的四部頭《城邦暴力團》,一個個看似平凡不過的市井坊眾,原來皆是大隱隱於市的絕頂高手,日常營役不過是幌子,底下守護著另一個世界的驚天秘密。人一世物一世,來一場走走應該是要好玩的。
無可名狀的哈爾城堡底下,那一泓清泉還可以是活水,裏頭或有大魚潛沉,只待時機到來就又騰躍而起。
(《中大學生報》09年3月號)
*******************************************
昨天播出的「大海之秀作 - 西貢大浪灣」是這一輯《山水傳奇》的最後一集。其實香港是一個很美麗很美麗的地方,我們其實很多時候是活在了寶地而不自知。如果常常莫須有地讓自己活得苦不堪言,是太對不住這個地方了。
在這最後一集裏,環境教育工作者溫翰芝博士的講述最使我感動,也概是因為她先自被大自然感動了,再轉而感動了其他人。雖然以我目前的體能而言,與大部份需要攀山涉水始能到達的地方仍屬無緣,但光是從電視接收,也能偷得一些力量;又或說,知道自己活在一個秀美之地,單那一份知悉,也令人歡喜。
Tuesday, March 3, 2009
瞎掰《小團圓》
看完《小團圓》,難受得要命,與這兩天乍暖還寒的潮春灰濛,是絕配。還好,情緒一如所有旁的事情,總會過去的,總要過去的。
自傳小說,多好的體裁,進可攻退可守,虛則實之又實則虛之。不過書中所載材料,幾乎覺著都是看過的,只記不全出處,但起碼有《對照記》,只不過換了一種更貼近的呼吸距離。自問不是個有道德的讀者,於是也不諱言閱之如窺人之私。
自傳是的,小說的經營卻不大覺得著,只讓人讀著像有吞壓了數十年的什麼,一下都不在乎了任其溢出,甚至把結構各樣什麼的沖散了也覺無所謂。說句瘋話,常飄來費里尼電影裏那些體態豐腴、恫嚇了少男童貞的女人的身影。那是女子成熟到一個地步,身上矜持即如皮蛻下,連聲音都要起變化。用「剖開」二字卻又略嫌剛烈,都不過是不在乎情調了的扒開來。所不同是,張氏急急要釋放出來的,又恰恰是一連串的壓抑。寫在人與人、與自己之間,重重又複複的「刺激的笑」、「微笑著」、「很窘」、「頓了一頓」、「一驚」,是心意脆然相觸、驚鴻一瞥間激起的紐結,串起永存的緊張,臨近歇斯底里,當然還有,情之惘然。
愈親近的關係,就愈是鴻溝難渡,人在茫茫處。都為的太小心翼翼了,偏又是愈小心了,愈是要違著願來傷人傷己。
且自抄上一段。
「喜歡二嬸還是三姑?」
「都喜歡。」
「都喜歡不算。兩個裏頭最喜歡哪個?」
「我去想想。」
「好,你去想吧。」
(……)
「想好了沒有?」
「還沒有。」
但是她知道她跟二嬸有點特殊關係,與三姑比較遠些,需要拉攏。二嬸要是不大高興也還不要緊。
「想好了沒有?」
「喜歡三姑。」
楚娣臉上沒有表情,但是蕊秋顯然不高興的樣子。
早幾年乃德抱她坐在膝上,從口袋裏出一隻金鎊,一塊銀洋。「要洋錢還是要金鎊?」老金黃色的小金餅非常可愛,比雪亮的新洋錢更好玩。她知道大小與貴賤沒關係,可愛也不能作準。思想像個大石輪一樣推不動。苦思了半天說︰「要洋錢。」
乃德氣得把她從膝蓋上推下來,給了她一塊錢走了。
押寶這種事情,太當一回事,就注定打從一開頭就是輸的,而且非常宿命。
「無賴人」若把他想成一般的流氓形無賴,是應該想錯了的。無賴到得了極致,就該是一切皆當了真的來演。《今生今世》我大概也看了有兩遍,幾乎都是可以相對應,相比照著來看的,也不覺有什麼大出入。他是真活在了自己網織的「漁樵閒話」裏,一門心思真以為自己就是出落民間的真命天子,天下人,都要把心來向著了他,死而後已。「坦蕩蕩」成了最具殺傷力的武器,而傷人後,還竟自可以拉著那淌血的共與欣賞利器之瑰麗,稱道「亦是好的」,又或真摰地詫異於卿怎不替他感到了高興。此謂之無賴到了絕峰。
卻是幻影終有了時,張氏以一指潤濕指端,戳破窗上糊紙,那漢文明照耀下的溫熙人世情畫,一下光影收歛,都不過是一農家子弟鄉氣未脫的浪漫夢囈。一齣虛虛枉枉的戲,也就此落幕。
若有那聲音要從身體深處呼嘯而出,那嚎叫非在於人之無情,而在情之根本不可能。又回過頭去想想,人際百般,各自又能舉出多少反證來安穩人心。細想之下,那莫知莫覺處,要不出於魯鈍,要不怯懦。張看從來都有無比勇氣在底下墊著的。
算不得是張迷,小說看過也就忘了,背不出什麼警句雋語,張氏研究就更是沒碰過。只不過有了些情緒待要排遣,也就見笑了。
自傳小說,多好的體裁,進可攻退可守,虛則實之又實則虛之。不過書中所載材料,幾乎覺著都是看過的,只記不全出處,但起碼有《對照記》,只不過換了一種更貼近的呼吸距離。自問不是個有道德的讀者,於是也不諱言閱之如窺人之私。
自傳是的,小說的經營卻不大覺得著,只讓人讀著像有吞壓了數十年的什麼,一下都不在乎了任其溢出,甚至把結構各樣什麼的沖散了也覺無所謂。說句瘋話,常飄來費里尼電影裏那些體態豐腴、恫嚇了少男童貞的女人的身影。那是女子成熟到一個地步,身上矜持即如皮蛻下,連聲音都要起變化。用「剖開」二字卻又略嫌剛烈,都不過是不在乎情調了的扒開來。所不同是,張氏急急要釋放出來的,又恰恰是一連串的壓抑。寫在人與人、與自己之間,重重又複複的「刺激的笑」、「微笑著」、「很窘」、「頓了一頓」、「一驚」,是心意脆然相觸、驚鴻一瞥間激起的紐結,串起永存的緊張,臨近歇斯底里,當然還有,情之惘然。
愈親近的關係,就愈是鴻溝難渡,人在茫茫處。都為的太小心翼翼了,偏又是愈小心了,愈是要違著願來傷人傷己。
且自抄上一段。
「喜歡二嬸還是三姑?」
「都喜歡。」
「都喜歡不算。兩個裏頭最喜歡哪個?」
「我去想想。」
「好,你去想吧。」
(……)
「想好了沒有?」
「還沒有。」
但是她知道她跟二嬸有點特殊關係,與三姑比較遠些,需要拉攏。二嬸要是不大高興也還不要緊。
「想好了沒有?」
「喜歡三姑。」
楚娣臉上沒有表情,但是蕊秋顯然不高興的樣子。
早幾年乃德抱她坐在膝上,從口袋裏出一隻金鎊,一塊銀洋。「要洋錢還是要金鎊?」老金黃色的小金餅非常可愛,比雪亮的新洋錢更好玩。她知道大小與貴賤沒關係,可愛也不能作準。思想像個大石輪一樣推不動。苦思了半天說︰「要洋錢。」
乃德氣得把她從膝蓋上推下來,給了她一塊錢走了。
押寶這種事情,太當一回事,就注定打從一開頭就是輸的,而且非常宿命。
「無賴人」若把他想成一般的流氓形無賴,是應該想錯了的。無賴到得了極致,就該是一切皆當了真的來演。《今生今世》我大概也看了有兩遍,幾乎都是可以相對應,相比照著來看的,也不覺有什麼大出入。他是真活在了自己網織的「漁樵閒話」裏,一門心思真以為自己就是出落民間的真命天子,天下人,都要把心來向著了他,死而後已。「坦蕩蕩」成了最具殺傷力的武器,而傷人後,還竟自可以拉著那淌血的共與欣賞利器之瑰麗,稱道「亦是好的」,又或真摰地詫異於卿怎不替他感到了高興。此謂之無賴到了絕峰。
卻是幻影終有了時,張氏以一指潤濕指端,戳破窗上糊紙,那漢文明照耀下的溫熙人世情畫,一下光影收歛,都不過是一農家子弟鄉氣未脫的浪漫夢囈。一齣虛虛枉枉的戲,也就此落幕。
若有那聲音要從身體深處呼嘯而出,那嚎叫非在於人之無情,而在情之根本不可能。又回過頭去想想,人際百般,各自又能舉出多少反證來安穩人心。細想之下,那莫知莫覺處,要不出於魯鈍,要不怯懦。張看從來都有無比勇氣在底下墊著的。
算不得是張迷,小說看過也就忘了,背不出什麼警句雋語,張氏研究就更是沒碰過。只不過有了些情緒待要排遣,也就見笑了。
Sunday, March 1, 2009
食老本的尾巴,還能拖幾遠?
每次外遊,過一趟異地文化冷河,回歸時即便雙腳著了地,沿途和的士司機吹兩句水看一眼青馬大橋(以前是九龍城舊樓),耳目感觀總還殘留從別處叨來的新鮮,可只要一回到家打開電視,喧鬧的地道俚語藝人八掛從公仔箱奪聲而出,就會實實在在覺得自己是回來了,回到香港;然後,殘留的外地氣息,到此為止。
好像在香港以外,很難想像再有一個地方,電視文化對個體生活記憶的滲透與侵占,可以是這般所向無敵。Facebook上就有「We grew up with 430穿梭機 instead of 閃電傳真機 (或放學ICU)」的群組,沿著同一節目於時間維度的變奏,美好而安全地劃出不同年代人的集體回憶。當然這裏不得不提,「醒目仔時間」在TVB一台獨大下成為被邊緣的成長記憶。
不過,這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累積而來的電視文化影響,時至今日,沒有人能否認電視的影響已大不如前。但同時值得探究的是,當電視的放送模式已進入數碼化年代,當電視機作為接收的硬件,經歷平面方角、Plasma繼而高清的技術革新,電視大台放送的內容卻可以像永遠的譚玉瑛姐姐那樣,以不變應萬變,成為「不倒神話」。
繼續吞併一塊縮水大餅
早於1979年,視評人澄雨就宣稱「電視不再有趣」,及此九十年代初,又相繼有論者高呼「電視已死」,但又十多年過去,不太有趣的電視,卻仍然在那裏,以同樣的思維與模式,日復日於晚上黃金時段推出二長一短所謂「師奶肥皂劇」,而更重要的是,遵行此一模式的大台,仍然能穩占收視龍頭。
這般吊詭現象,可謂是電視台收視點和收視百分比反向而行之下的產物。收視點指向的是實際收看人數,而收視百分比則代表電視台於整體收視點中占的百分比。而目前的情況是,觀眾日漸流失、電視這塊餅的尺寸在慢慢萎縮(註1) ,但TVB占這個餅的百分比卻穩步上揚(註2)。概基於此,TVB只會投放資源開拓收費頻道另闢新餅,而觀乎免費頻道,既依然能安享穩定的「絕對優勢」,當然是樂得以不變應萬變,無謂多生枝節。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形同倒模生產的連續劇集,何以於平常日子仍能坐擁那百多二百萬的慣性收視?
缺乏競爭沒得揀固然是制度上衍生的原因,可「慣性」二字本身也應該是個明顯答案。去年,一代電視鬼才甘國亮曾這般為當下電視業把脈︰「電視史上沒有一個品種會好像華人,將電視劇當飯食,日日食,有時還鍾意一晚食幾餐。食得咁多,整件事就不再重要---怎會有人記住前年星期四那一餐飯?」(《明周》副刊,2080期)
甘國亮固然一語道破如今電視劇悶局的肇因,但也可以反過來說,正因為是當飯吃,所以不管好吃難吃,總還是要吃的---最多是好的時候讚兩句不好的時候罵幾聲。那麼,到底是誰在吃這一頓不見得好吃的飯,並且長吃長有、非吃不可?
2005年港台「傳媒透視」引用尼爾森媒介研究的資料,稱香港電視觀眾有老化跡象,接近四成觀眾為五十歲或以上,而當家庭主婦和學生每周平均收看時數逐年遞減的同時,退休和待業人士的收看時數卻逐年上升。
不過,所謂「電視觀眾老化」的跡象,原因應不止於單純的年齡分眾。當然,無可否認,對於回家第一時間是開電腦而非開電視的青年人,電視是缺乏吸引力的;即使留在家中,他她們亦大可選擇上網、打機,而不是追港劇;即使看港劇,也可以是BT來看、選某幾集來看、與朋友一邊MSN一邊看。
但其餘的非老年人口又如何呢?首先,若問為何過往(七、八十年代)作為電視劇擁躉的家庭主婦和學生會捨電視而去,筆者以為除卻主動選擇之外(認為劇集不吸引),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晚上的電視黃金時段亦同為學生哥的功課黃金時段,而一眾媽媽又明顯是陪讀分子,故競爭越見激烈的教育制度或多或少搶走了部份「年輕」電視常客。
同時,處於搏殺期的上班族,於黃金時段若非OT則社交應酬,再不然就是自我增值,連晚上幾點回家都是未知數,那就更遑論看電視了。
從「電視撈飯」到家居慣性
把這個問題如此引伸,無非是想把觀眾流失與年齡、與厭倦了肥皂劇等因素,解除太直接的因果關係,並進而與家居生活掛鉤。一個人只要留在家中、並非online一族、不必溫習功課,相信還是很大機會會成為電視觀眾的---覺得節目好不好看是另一回事。五十歲或以上的退休人士最能符合以上家居條件,故形成了電視觀眾老化的現象,而待業人士的收看時數同樣上升,就剛好證明了年齡本身並非看電視與否的主因。
這就回到了「慣性」與甘國亮的那碗飯。試想像,有多少現代香港家庭,當一家大小都在大廳的時候,能承受缺少了電視喧嘩的寧靜?或反過來問,聚在大廳若不看電視,一家人還待幹什麼?尤其當《歡樂今宵》早已把熄燈上床的時間調較到了晚間新聞時分,那麼從飯後到睡覺之間這悠悠三數小時,若不看電視,時間又待如何打發?再者,耳聞目睹而得知,有好些家庭,夫婦間、父母子女間其實並沒什麼話題,也不太懂得溝通,於是有了電視的喧嘩,至少適時填塞了那不太自在的聲音空白,並同時提供一個安全的話題,讓大家各自表述也好,相互爭辯也罷。久之,電視成了一種家居環境聲音,即使各人不會再擔凳仔排頭位追劇情,卻也是女戶主收拾碗筷清潔打掃、男戶主剪腳甲翻閱報紙的必備soundtrack。再往下揭,可能就是家居生活本身的蒼白、家人之間的過度留白了。而電視,則彷如一位沒有dead air的家庭成員,乖巧地彌合了各人乏力處理的空白,使一切看上去安好;而連續劇,就更是把平白無序的日子縫合到一種綿密的時間秩序中,日復日,一集連著一集,有起始有推進有結束,使生活看起來也彷彿起伏有致。
如此前提之下,電視在演什麼、好不好看已屬其次,進一步而言,能夠浸淫於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聲音,反倒更合乎家居慣性的功能需要。所以,罵劇情太爛、不合邏輯的大有人在,但罵歸罵,看還是繼續要看的---只要有餘暇在大廳。
齊齊食老本
前面也提及,年近花甲的才最有條件呆在大廳,於是自然成了現下電視觀眾的中流砥柱。而這個年齡群,正是少壯年代見證了香港電視黃金歲月的一群,一家人齊齊「電視撈飯」的習性固然始於他她們那一代,而經年累月看來來去去不外那些個演員在自家公仔箱裏晃,那麼細數起岳華、米雪、劉松仁、李司棋、姜大偉等同輩藝人的名字來,自是幾同家珍。因此當這幾年大台又再把一眾老演員請出來「循環再演」,舊演員喜逢老觀眾,反而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收視保證。
闊別重遇本已是驚喜,追劇就不只是追劇,更是看人,嘖嘖於哪幾張臉竟然歲月不太留痕,又輕嘆哪些個畢竟年歲不饒人;既慨嘆於今,怕也就難免要追憶一番彼時互相印證的老好日子。至此,劇本爛不爛悶不悶並非首要,更何況,一眾老戲骨爐火純青來個七情上面,一揚眉一瞪眼又往往確是比新紮姐仔哥仔多有看頭。
當然,連續劇在製作上也並非全然的一成不變,至少在節奏上必然比三十年前要簡潔明快,而人物性格、心理描寫方面,則放棄深化立體與合理性,唯只求在情緒上更添濃度,以情勢之強烈栓牢觀眾。可是,若稱此為改變,實也不過是既有規範下的適時微調罷了。
一句到尾,演的與看的均在吃彼此的老本,再適切地翻兜老橋段舊程式,也就替慣性收視此一「百足之蟲」寫下一個彼此膠著的註腳。既然香港人口日漸老化,那麼看來,這種慣性還是能再維持一些時日。至於以年輕消費一族為對象的收費頻道到底賣的是新瓶還是新酒,則仍有待觀望;對面台嘛,本來大變革放棄連續劇走中產資訊路線,是有望殺出一條新路的,但如今,還是先把一盤散沙收拾好了再說。
咦,明明通篇是在談電視文化,卻怎麼到頭來電視興衰倒像是成了一個更大的隱喻。這個城市從上世紀敲剩下來的那三斤釘,掂上一掂,自以為還是掂出了點兒份量。也就是如此而已。
(刊《文化現場》第十期)
***************************
註1︰以2008年創下近年收視奇蹟的《家好月圓》為例,除結局篇錄得50點最高收視點外,整套劇的平均收視點為35點,亦即約有二百二十六萬觀眾收看;而其他芸芸過目即忘的劇集,一般只在二十多個收視點徘徊。這與七十年代電視黃金時期,於五百多萬的人口中動輒即有三百萬觀眾的「慣性收視」,不可同日而語。
註2︰根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業績公布,翡翠台的收視百分比由2001年的77%,穩步上升至2008年中期的86%。
好像在香港以外,很難想像再有一個地方,電視文化對個體生活記憶的滲透與侵占,可以是這般所向無敵。Facebook上就有「We grew up with 430穿梭機 instead of 閃電傳真機 (或放學ICU)」的群組,沿著同一節目於時間維度的變奏,美好而安全地劃出不同年代人的集體回憶。當然這裏不得不提,「醒目仔時間」在TVB一台獨大下成為被邊緣的成長記憶。
不過,這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累積而來的電視文化影響,時至今日,沒有人能否認電視的影響已大不如前。但同時值得探究的是,當電視的放送模式已進入數碼化年代,當電視機作為接收的硬件,經歷平面方角、Plasma繼而高清的技術革新,電視大台放送的內容卻可以像永遠的譚玉瑛姐姐那樣,以不變應萬變,成為「不倒神話」。
繼續吞併一塊縮水大餅
早於1979年,視評人澄雨就宣稱「電視不再有趣」,及此九十年代初,又相繼有論者高呼「電視已死」,但又十多年過去,不太有趣的電視,卻仍然在那裏,以同樣的思維與模式,日復日於晚上黃金時段推出二長一短所謂「師奶肥皂劇」,而更重要的是,遵行此一模式的大台,仍然能穩占收視龍頭。
這般吊詭現象,可謂是電視台收視點和收視百分比反向而行之下的產物。收視點指向的是實際收看人數,而收視百分比則代表電視台於整體收視點中占的百分比。而目前的情況是,觀眾日漸流失、電視這塊餅的尺寸在慢慢萎縮(註1) ,但TVB占這個餅的百分比卻穩步上揚(註2)。概基於此,TVB只會投放資源開拓收費頻道另闢新餅,而觀乎免費頻道,既依然能安享穩定的「絕對優勢」,當然是樂得以不變應萬變,無謂多生枝節。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形同倒模生產的連續劇集,何以於平常日子仍能坐擁那百多二百萬的慣性收視?
缺乏競爭沒得揀固然是制度上衍生的原因,可「慣性」二字本身也應該是個明顯答案。去年,一代電視鬼才甘國亮曾這般為當下電視業把脈︰「電視史上沒有一個品種會好像華人,將電視劇當飯食,日日食,有時還鍾意一晚食幾餐。食得咁多,整件事就不再重要---怎會有人記住前年星期四那一餐飯?」(《明周》副刊,2080期)
甘國亮固然一語道破如今電視劇悶局的肇因,但也可以反過來說,正因為是當飯吃,所以不管好吃難吃,總還是要吃的---最多是好的時候讚兩句不好的時候罵幾聲。那麼,到底是誰在吃這一頓不見得好吃的飯,並且長吃長有、非吃不可?
2005年港台「傳媒透視」引用尼爾森媒介研究的資料,稱香港電視觀眾有老化跡象,接近四成觀眾為五十歲或以上,而當家庭主婦和學生每周平均收看時數逐年遞減的同時,退休和待業人士的收看時數卻逐年上升。
不過,所謂「電視觀眾老化」的跡象,原因應不止於單純的年齡分眾。當然,無可否認,對於回家第一時間是開電腦而非開電視的青年人,電視是缺乏吸引力的;即使留在家中,他她們亦大可選擇上網、打機,而不是追港劇;即使看港劇,也可以是BT來看、選某幾集來看、與朋友一邊MSN一邊看。
但其餘的非老年人口又如何呢?首先,若問為何過往(七、八十年代)作為電視劇擁躉的家庭主婦和學生會捨電視而去,筆者以為除卻主動選擇之外(認為劇集不吸引),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晚上的電視黃金時段亦同為學生哥的功課黃金時段,而一眾媽媽又明顯是陪讀分子,故競爭越見激烈的教育制度或多或少搶走了部份「年輕」電視常客。
同時,處於搏殺期的上班族,於黃金時段若非OT則社交應酬,再不然就是自我增值,連晚上幾點回家都是未知數,那就更遑論看電視了。
從「電視撈飯」到家居慣性
把這個問題如此引伸,無非是想把觀眾流失與年齡、與厭倦了肥皂劇等因素,解除太直接的因果關係,並進而與家居生活掛鉤。一個人只要留在家中、並非online一族、不必溫習功課,相信還是很大機會會成為電視觀眾的---覺得節目好不好看是另一回事。五十歲或以上的退休人士最能符合以上家居條件,故形成了電視觀眾老化的現象,而待業人士的收看時數同樣上升,就剛好證明了年齡本身並非看電視與否的主因。
這就回到了「慣性」與甘國亮的那碗飯。試想像,有多少現代香港家庭,當一家大小都在大廳的時候,能承受缺少了電視喧嘩的寧靜?或反過來問,聚在大廳若不看電視,一家人還待幹什麼?尤其當《歡樂今宵》早已把熄燈上床的時間調較到了晚間新聞時分,那麼從飯後到睡覺之間這悠悠三數小時,若不看電視,時間又待如何打發?再者,耳聞目睹而得知,有好些家庭,夫婦間、父母子女間其實並沒什麼話題,也不太懂得溝通,於是有了電視的喧嘩,至少適時填塞了那不太自在的聲音空白,並同時提供一個安全的話題,讓大家各自表述也好,相互爭辯也罷。久之,電視成了一種家居環境聲音,即使各人不會再擔凳仔排頭位追劇情,卻也是女戶主收拾碗筷清潔打掃、男戶主剪腳甲翻閱報紙的必備soundtrack。再往下揭,可能就是家居生活本身的蒼白、家人之間的過度留白了。而電視,則彷如一位沒有dead air的家庭成員,乖巧地彌合了各人乏力處理的空白,使一切看上去安好;而連續劇,就更是把平白無序的日子縫合到一種綿密的時間秩序中,日復日,一集連著一集,有起始有推進有結束,使生活看起來也彷彿起伏有致。
如此前提之下,電視在演什麼、好不好看已屬其次,進一步而言,能夠浸淫於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聲音,反倒更合乎家居慣性的功能需要。所以,罵劇情太爛、不合邏輯的大有人在,但罵歸罵,看還是繼續要看的---只要有餘暇在大廳。
齊齊食老本
前面也提及,年近花甲的才最有條件呆在大廳,於是自然成了現下電視觀眾的中流砥柱。而這個年齡群,正是少壯年代見證了香港電視黃金歲月的一群,一家人齊齊「電視撈飯」的習性固然始於他她們那一代,而經年累月看來來去去不外那些個演員在自家公仔箱裏晃,那麼細數起岳華、米雪、劉松仁、李司棋、姜大偉等同輩藝人的名字來,自是幾同家珍。因此當這幾年大台又再把一眾老演員請出來「循環再演」,舊演員喜逢老觀眾,反而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收視保證。
闊別重遇本已是驚喜,追劇就不只是追劇,更是看人,嘖嘖於哪幾張臉竟然歲月不太留痕,又輕嘆哪些個畢竟年歲不饒人;既慨嘆於今,怕也就難免要追憶一番彼時互相印證的老好日子。至此,劇本爛不爛悶不悶並非首要,更何況,一眾老戲骨爐火純青來個七情上面,一揚眉一瞪眼又往往確是比新紮姐仔哥仔多有看頭。
當然,連續劇在製作上也並非全然的一成不變,至少在節奏上必然比三十年前要簡潔明快,而人物性格、心理描寫方面,則放棄深化立體與合理性,唯只求在情緒上更添濃度,以情勢之強烈栓牢觀眾。可是,若稱此為改變,實也不過是既有規範下的適時微調罷了。
一句到尾,演的與看的均在吃彼此的老本,再適切地翻兜老橋段舊程式,也就替慣性收視此一「百足之蟲」寫下一個彼此膠著的註腳。既然香港人口日漸老化,那麼看來,這種慣性還是能再維持一些時日。至於以年輕消費一族為對象的收費頻道到底賣的是新瓶還是新酒,則仍有待觀望;對面台嘛,本來大變革放棄連續劇走中產資訊路線,是有望殺出一條新路的,但如今,還是先把一盤散沙收拾好了再說。
咦,明明通篇是在談電視文化,卻怎麼到頭來電視興衰倒像是成了一個更大的隱喻。這個城市從上世紀敲剩下來的那三斤釘,掂上一掂,自以為還是掂出了點兒份量。也就是如此而已。
(刊《文化現場》第十期)
***************************
註1︰以2008年創下近年收視奇蹟的《家好月圓》為例,除結局篇錄得50點最高收視點外,整套劇的平均收視點為35點,亦即約有二百二十六萬觀眾收看;而其他芸芸過目即忘的劇集,一般只在二十多個收視點徘徊。這與七十年代電視黃金時期,於五百多萬的人口中動輒即有三百萬觀眾的「慣性收視」,不可同日而語。
註2︰根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業績公布,翡翠台的收視百分比由2001年的77%,穩步上升至2008年中期的86%。
Subscribe to:
Posts (Atom)